罢,我再不敢了。”又好话说了半箩筐,才将小沈氏哄转回来。
小沈氏戳着明兰的额头,笑骂道:“你个讨债鬼,我只可怜你家侯爷,哪辈子不修,讨了你这么个要命的做媳妇。不是叫你哄晕了,便是叫你气死。”
两人年纪相仿,说着便嘻哈着扭作一团,过了会儿,小沈氏慢慢直起身子,幽幽道:“这里虽好,可却忒多麻烦了。还不如蜀边自在呢。”明兰挨着锦绒枕垫,静静望着她。
过了片刻,小沈氏低低道:“我只舍不得兄长和姐姐。”
明兰依旧不说话,她忽想起了著名的戴妃。一个悲剧人物,默默无名无人问津时想做王妃,举世瞩目兼尊荣富贵时又想要自由和爱情,天下哪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呀。小沈氏既想享受京城的繁华富庶,又想自在不受约束,光上辈子积德显然不够,还得八字好的冒泡。
吃得咸鱼抵得渴,你受下富贵尊荣,就得熬得住麻烦。
郑家门里的事,也曾是京城权贵圈里的谈资,明兰略有耳闻。
小沈氏甫过门那会儿,想着有皇后姐姐撑腰,也进宫抱怨告状过,盼望由皇家出面,杀杀长嫂的威风,她好过得舒坦些。
未料郑大夫人比她狠,比她光棍,她才在姐姐那儿哭诉完,皇后都还没想好怎么跟郑大夫人说,人家已跪到郑老夫人面前,言道‘妾身卑微,不足为沈氏长嫂’,自请下堂归去。
七老八十的郑老夫人被吓得散了一半魂魄,十几年婆媳,情谊非同一般,她对这这长媳素来满意的很,又兼她生儿育女,操持家务,阖家和美,如何能弃。郑老夫人当即挺着病弱不堪的身子,披挂上全副诰命穿戴,去宫里请罪讨饶。
一时间,处处议论纷纷。
说是议论,其实丝毫没有争议,舆论一边倒向郑大夫人。她出身高德厚望的宿族世家,素有美名,先祖中有人享配太庙,忠烈祠里供着她家的祖叔伯父,全国的贞节牌坊叫她家占了一成(好可怕的家风),她自己更是京城出了名端方正直的贤妇。
小沈氏进门没两天,就逼得这样一位贤良淑德的嫂子在夫家待不下去,简直令人发指,沈家外戚的臀部还没坐热,就敢这么嚣张跋扈,目中无人,他日必为大祸。
据盛紘老爹透露,朝中已有言官御史写好弹劾折子,磨刀霍霍便要上本了。
不光如此,连庆宁大长公主为首的皇族女眷甚为不悦。
忠敬侯郑家是多好的人家呀,又显贵又良善。怎么?我们公主郡主等天潢贵胄且不敢轻侮夫家妯娌,你个皇后妹子倒先开张了?直一个暴发户嘴脸,要学太平公主也轮不上你呀。
圣德太后和几位王妃更是好一顿嘲笑不屑。
记得当时,明兰也愤慨了两句,倒是长柏哥哥淡笑着:“此不过一杀威棒尔,皇上顷刻可解。”后来明兰才明白,作为新晋的后族外戚,文官清流照例是要恐吓镇压一二的;更何况,小沈氏还有个着力打造‘仁孝双全’品牌商标的皇帝姐夫呢。
果不出长柏哥哥所料,几位心腹僚臣见机快,皇帝行事也快,找皇后谈了一番话,也不知是劝还是斥责,总之皇后立刻宣郑家女眷进宫,抢在圣德太后发难之前,把自家妹子狠训了一顿,又指派了两位教养嬷嬷去力行约束,最后还和颜悦色的抚慰了郑家婆媳一番,赏了不少东西,这事才算了结。
小沈氏最惨,不过是小小地告了个状(她自小常干),姐姐训完兄长训,兄长训完太后训,两个太后。发送回夫家后,公婆脸色难看是必然的,连丈夫都老大不痛快的,只连连向长兄赔罪。经此一役,小沈氏老实了。
“说实在的……”小沈氏学明兰的样子,也把脑袋挨到绒垫上,轻叹道,“我大嫂那人,虽不爱说笑,但为人实是极好的。”她又不是傻的,看不出真心假意,判不出好人坏人。
说到底,郑大夫人也没怎么苛待她,既没要她立规矩,也没挤兑或冷嘲热讽。不过是,拦着不让小沈氏抛头露面,不叫她缠着小郑将军去外头游玩。
此外,还不时提点她应酬礼节,不叫言行举止出错,免得外头闹笑话。比之一般豪门里,或面和心不合,或勾心斗角,或冷眼看笑话的妯娌强多了。
“废话,谁瞧不出来。别生在福中不知福,你嫂子心肠多实呀。”明兰调笑道。
“唉,如今连皇后娘娘也老说我,叫我惜福,这样好的人家,这样清白严正的门风,爷儿们都规规矩矩的,是我哪辈子修来的,叫我要听嫂子的话,不许胡闹呢。”小沈氏的口气中有一股‘大势已去’的悲催。
这也是郑大夫人高明之处。不论里头如何,在外头始终全力护着小沈氏,摆出‘我的弟媳妇,我们自家会管教,轮不到外人说三道四’的架势。曾有人笑话小沈氏礼数不周,乡气得跟村姑般,她竟当场放下脸来,甩袖就走。日子长了,连皇后都心生敬重,常邀她进宫叙话。这也是当初明兰在一群人里挑了她做突破口的缘故。
真是一个聪明人,闺阁内果然藏龙卧虎。但是……
“你说,要是当初……”明
第160回:包子来了(3/7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